今天是南京大屠殺82週年。1937年12月13日,日軍在南京展開長達6個星期的姦殺擄掠,造成30萬人死亡,數萬名婦女慘遭強暴、三分之一南京遭焚燬、無數文物被劫掠。
4年後,1941年12月,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,偷襲珍珠港後攻擊菲律賓。眼見情勢危急,在菲同盟國人員紛紛撤離,但中華民國駐菲律賓領事館總領事楊光泩與7名館員,為堅守護僑責任而不願離開。隔年1月,馬尼拉淪陷,日軍違反國際公法拘捕具外交官身分的楊光泩,脅迫他必須承認日方所扶持的汪精衛南京政府、撫平菲國華僑抗日,並向華僑募款供日軍使用。楊總領事嚴詞拒絕日方要求,與7名館員在備受酷刑後,慘遭殺害。
菲國僑界為紀念殉難的楊光泩等8人,於60年代在華僑義山修建烈士堂,並訂4月15日為華僑烈士節,每年舉行公祭。中華民國建國100年時,僑界翻修烈士堂,我以中華民國國家元首身份贈匾「忠藎垂型」,表彰忠烈典範。上個月我到菲律賓參加「菲華文經總會」百週年慶,特別前往馬尼拉華僑義山,祭拜楊總領事、殉職館員與菲僑抗日烈士紀念碑。
這是日軍第二次殺害中國外交官。第一次是1928年5月3日在山東濟南。日軍故意製造事端,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,並拘禁前來交涉的總司令部外交處主任蔡公時。蔡主任精通日語,在以日語力斥日軍無理暴行後,遭日軍割去其耳、鼻並挖取其眼、舌後加以殺害,同仁10餘人同時遇難。當時日軍殺害我國軍民超過6千人,史稱「五三慘案」。
1945年2月,日軍從馬尼拉撤退時,也大規模屠殺平民,遇難人數達10萬以上。其中包括馬尼拉南方85公里處的南呂仙答洛市(San Pablo)。當時距離日本投降不到半年,但當地日軍仍強迫600位15到60歲的華人男子集中做工挖坑,在殘忍虐待後殺害,埋在坑中。上個月的菲律賓之行,我也特別到當地向抗日殉難僑胞紀念碑致祭,慰問年過八十的家屬李青雲老先生。
五三慘案、南京大屠殺、楊光泩殉難、馬尼拉及仙答洛屠殺,都道盡戰爭的殘酷。雖然二戰早已結束,但殺戮戰場仍未消失。近年「伊斯蘭國」(ISIS)血腥濫殺無辜、擄掠雅茲迪族(Yazidi)和基督教徒婦女為性奴,羅興亞人(Rohingya)被緬甸軍屠殺、強暴、迫害,敘利亞內戰導致50萬人喪生,泯滅人性的暴行還是現在進行式。
我一再強調,「歷史的錯誤或可原諒,但歷史的真相不容遺忘」;若無法從反思歷史中記取教訓,就無法正視並改正錯誤。直至今日,日本仍有部分人士,對日軍在二戰期間的屠殺強暴罪行,抱持迴避、淡化、甚至否認的態度。像是旅美作家張純如暢銷世界的名著「被遺忘的大屠殺:1937南京浩劫」,這本書的日文版,因作者不同意出版商要求刪除部分內容,竟無法在日本發行,令人極為遺憾。
「戰爭沒有贏家,和平沒有輸家」,歷史的教訓不能罔顧。希望執政者能聽進忠告,不要再為了選舉利益,刻意激化兩岸關係,操弄亡國感。兩岸和平不僅對臺灣,對全世界都有利。我們要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現狀,讓我們的子孫不必再面對殘酷無情的戰爭,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。
#南京大屠殺
#楊光泩
#抗日烈士
#菲律賓
#馬英九
#mayingjeou